洛阳芳华

时间:2024-07-14 10:59:26 推荐 725

朝阳透过云层,倾泻而下,染红了波光粼粼的洛河。

流淌千年、迤逦向东,在与奔腾黄河拥抱前,洛河在洛阳境内挽起夏都二里头、偃师商城、东周王城、汉魏故城、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。五都荟洛,生生不息。

牡丹花都、盛世隋唐、运河中心;第一台拖拉机、第一台压路机、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……这里有历史的慨叹,更有行进的时代,古风遗韵是洛阳,风华正茂也是洛阳。

对话

了解洛阳的古与今,往往从“一朵花”“一碗汤”开始。

洛阳人待客,早一碗牛肉汤,晚一桌洛阳水席是标配。水席标志性菜肴牡丹燕菜上桌,故事总比筷子先到:“相传,百姓挖出一个长三尺有余的大萝卜进献给武则天,御厨绞尽脑汁,终于整出一品汤肴来……”

历史偏爱洛阳,洛阳人也钟爱谈历史。三巡酒下肚,思路发散。听到入迷时,撩得人心痒痒,忍不住插话:“想去看看!”

10年前,“有说头、缺看头”是洛阳人心中的遗憾。“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”龙门石窟、“中国第一古刹”白马寺、“甲天下”的牡丹文化节……历史浮光中众多惊鸿一瞥,但现实中的洛阳则沉寂得多。

10年后,洛阳人腰板挺直:去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,感受夏朝先民的生生不息;登上应天门,一览李白笔下“隐隐五凤楼,峨峨横三川”的盛唐气象;踏一踏天街石板缝上的小草,自会明白“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”是何等美妙韵味。

走出宽敞明亮的洛阳龙门高铁站,乘坐地铁一路向北,行至洛邑古城站。徐徐走上地面,时光开始倒流。堆云髻、抹胭脂、点花钿,身着汉服的姑娘笑靥如花,摄影师快门咔嚓按动。熙攘人群,沿街叫卖,洛邑古城烟火味处处散开。

擅长四轮定位的全瑞锋没想到,修了10年轮胎,现在转行修眉。

2017年4月,依托金元古城墙遗址、文峰塔等古迹而建的洛邑古城开园。全瑞锋瞅准商机转行开汉服店,一头扎进这个陌生的行业。恰逢洛阳市政府推出免费培训班,老全边干边学,各种眉形信手拈来。

“公主拿了道具记得在前台登记”“公主在洛阳旅途愉快”……一句句问候声一大早便此起彼伏,直至次日凌晨。他拉来女儿全璞帮忙,“你来吧,我不中”。

一年过去,周边汽修铺纷纷转行,汽修一条街变成汉服一条街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洛邑古城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20.6万人次。“从前满街汽油味,如今两手胭脂香。”全瑞锋感慨。

这个洛阳“汉服密度”最高的地方,去年跻身抖音平台“全国汉服打卡地”榜首。前不久,董明珠也在此挑了件宽袍大袖、衣袂飘飘的唐式汉服,邀一众女企业家观非遗漆扇、尝牡丹花饼。

“谁说历史只属于过去?历史也是现在。”河南洛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薇说,“有人问我天冷了汉服生意怎么办,着冬日汉服雪中前行,那一刻真是浓缩了古都气质、升华了汉韵华裳。”

历史与现代对话,关键要找到共同语言。“沉浸式体验、年轻化消费、移动端传播”,深谙文旅融合之道的洛阳,将历史人文之美化为城市魅力之源。

请来北京冬奥会视觉团队,打造中国首部数字行浸演艺《寻迹洛神赋》,让游客走进李白、杜甫的“日月相会”;牵手河南卫视,《唐宫夜宴》惟妙惟肖,翩跹洛神婉若游龙;引入剧本杀等新业态,游客游玩其中对话古人……

“漫步于各个遗址、博物馆,穿梭回转了好几个时空,就像住进了一座温暖而鲜活的博物馆。”北京游客裘至中这样评价洛阳。

华灯初上,天堂明堂金碧辉煌,龙门石窟千灯点亮,来洛阳街头走一走,感受千年古都传承历史文化的诚意。

对焦

广州市场、上海市场,安徽路、天津路、太原路……沿着涧西区建设路一路向西来场Citywalk(城市漫步),领略洛阳“开窗放入大江来”的胸襟和气度。

海纳百川的地名,是对当年异乡青年风口创业的致敬。

“一五”时期,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中有7项落户洛阳,洛铜、洛轴、一拖、洛矿沿着建设路一字排开。

“新中国第一座拖拉机厂,是硬生生挑出来的……”中国一拖退休职工刘福生,忘不了“两百壮士挑出一座工厂”的故事。

建厂初期,筹备组从开封调来200多人的装卸队,先行来到荒无人烟的建设工地。刘福生的父亲刘得仓是装卸队中的一员。“冬天,家人送来的饭冻成冰坨子,大家用黢黑的手抓着吃;夏天,装卸队的人光着膀子用大铁锨卸煤,煤尘和汗水在脸上、身上绘制了一幅粉墨画。”刘福生说,当时一位一拖工人写下一首诗:挥铁锤,热汗流,我为祖国造铁牛。三山五岳抬头看,黄河长江喊加油……

1958年7月20日,在欢庆的锣鼓声中,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披着大红花问世。那个时期,洛阳还诞生了我国第一台压路机、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、第一批汽车变速箱轴承。

很长一段时间内,“洛老大”一直是洛阳在河南人心中的尊称。洛阳经济总量长期雄踞河南榜首,享有“中国工业看两阳——洛阳、沈阳”的美誉。“上世纪80年代,不少小朋友连冰箱都没见过,我们就实现了‘冰镇汽水自由’。”“80后”郭鹏说,她父亲和爷爷都是当地工人,作为大厂子弟,她儿时的记忆除了父母身上的油味,还有炎炎夏日每天一瓶的汽水。

后来,“洛老大”却成了洛阳人心中的痛。人才、资金等要素“孔雀东南飞”,面对一个个产业风口总是慢半拍,“声量”淡了、角色弱了。

向“洛老大”心态“宣战”,洛阳人已然锚定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定位,决意重振辉煌。

夕阳中,中国一拖苏式建筑群风姿绰约。红砖红瓦搭配斗篷屋顶,像一位沧桑老人。走进老建筑背后的厂房,物流机器人来回穿梭,零部件在空中飞舞,高度自动化的“未来工厂”内,历史和未来交相辉映。

58岁的老师傅杨涛稳步走向数控机床,熟练输入数字化制造参数。他身后,8台桁架机器人、加工中心、机械臂奏起“交响乐”。“干活速度是我当年入厂时的10倍。你说我老吗?”

曾经由“两百壮士挑出来”的中国一拖,正抢滩智能化、数字化,建设中国最大、最先进的新一代大轮拖生产基地。比起年轻时用普通车床加工“拉、抬、搬、摇”的战术,杨涛如今轻点面板“以一当十”,独自掌管两条生产线8台设备。

与时代风口对焦,老树焕发勃勃生机。洛阳不组装汽车,但牵手世界新能源电池“一哥”宁德时代成立了中州时代;没有互联网巨头,但行业龙头中航光电5G连接器打破国外垄断链接千家万户;不生产芯片,但中硅高科超高纯硅基电子材料让“中国芯”用上“中国料”。农机装备、高端轴承、新能源电池、电子化工材料等十大重点产业集群,让洛阳加快迈向规模超万亿元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。

对比

毕业前,史志强暗下决心:“到一线大城市去。”

2022年,史志强从郑州大学硕士毕业后,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发展机会,来到清研(洛阳)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成为一名管培生。

“有山有水,底蕴深厚,生活惬意。科技转化需求大,事业舞台也不小。”史志强负责与本地大院大企对接沟通,谋划共建新型研发机构,用“硬科技”赋能产业转型。

1953年到1957年,来自大江南北的青年人“千军万马战洛阳”。“一五”计划宏图落地,工业重镇一夜崛起,洛阳城区人口从14.1万人猛增至52.9万人。

历史告诉洛阳,要追逐熠熠生辉的梦想,离不开吸引青年、集聚青年、成就青年。

跑跑步,抻抻腰,多巴胺涌向全身。相比装潢前卫现代的商业健身房,尚贤苑社区体育公园红底白字的招牌略显朴素,可跑步机、瑜伽教室、游泳池一个也不少,价格优惠——年卡365元。

“社区健身中心不仅是居民休闲健身的场所,也是青年社交的良好平台和情感纽带。”邓亚萍这样说。昔日乒坛一姐,依托河南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推进洛阳社区体育公园设计、选址和建设,遍布全市的190个社区体育公园主打一天只需1元。

刚刚步入社会的洛阳青年,工作可以慢慢找,房子也不必急着买。

“免费住宿、免费早餐……太实惠了,机会很多、慢慢探索。”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毕业生赵志坚在洛阳求职期间,入住申泰大酒店青年驿站,上传求职证明资料,就收到了免费入住的短信。

在炎黄科技园人才公寓,张亚迪10分钟办结所有手续,当天便领了钥匙,入住45平方米的一居室。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张亚迪,在杭州工作了3年,最终决定到洛阳发展。“以前在大城市打拼,深知租房之难。这是我工作以来住的最大的房子,而且还免费。”张亚迪感慨。

推出青年驿站和青年人才公寓政策,洛阳想给“赶路”“追梦”的青年一个温馨小窝。青年驿站遍布全市,求职大学毕业生可享受一年最多3次、累计15天的免费居住。对于选择定居洛阳首次申请入住青年人才公寓的,可享受最长3个月的免租期,后期租金原则上不高于同区域住房市场租金的70%,最长可享受3年。

青年友好街区、时尚潮流消费街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洛阳开始全方位探索潮玩娱乐业态。

在由老旧厂房改造而来的天心·校场里文化创意产业园,老建筑被改造成拱券门窗、连廊亭柱的高端民宿,安放年轻人的“诗和远方”;“一五”时期广州商家支援建设的广州市场里,人们在双层巴士喝杯啤酒,与街头艺人即兴合唱;拥有百年历史的西工小街,灰墙、红砖与霓虹灯把旧时光唤醒,文创小铺里把玩牡丹画扇,再咬一口河南非遗“小街锅贴”,唇齿留香……旧记忆融合新场景,洛阳总有办法。

清晨,又是生机勃勃新的一天。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作者:夏先清张锐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