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: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人上人,而是培养人中人

时间:2024-05-29 14:28:37 推荐 610

科技日报记者张盖伦

2024年5月是首个“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”,每年的5月25日是“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”,就在这一天,主题为“重塑教育价值:快乐学习,快乐成长”的第二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拉开帷幕。

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、西安市东城第二学校联合举办,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教育、医疗及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了论坛。

近年来,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咨询题。2023年4月,教育部等17部门印发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打算(2023—2025年)》,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。

青少年为何会浮现心理健康咨询题?来自国内教育界、心理学界和公益界的多位知名人士在论坛上发表观点,引起现场听众的共鸣。

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、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名誉理事长杨凤池表示,当前青少年心理浮现了新倾向:向外归因居多,喜欢标新立异;情感上直截了当表达多于委婉表达。自我意识方面,自我中心但又自我力量不足,存在着内在矛盾;在人际关系上,认为非好即坏,人我边界感不清。

杨凤池认为,学生生理进展在前,心理进展滞后;智力进展在前,但情商滞后。这也是当前青少年浮现心理危机的重要缘故。

杨凤池介绍,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困扰要紧有学习困扰、青春期少男少女交往中的情感困扰和人际关系困扰。

“假如这些困扰处理不行,也可能导致青少年心理危机。”杨凤池指出,解决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困扰,干预事实上是第二位的,第一位是倾听。“先听听小孩学生的心声,他们是如何想的,他要干什么,他的苦恼在哪里。”

昆明市丑小鸭中学特意招收被外界定义为“咨询题学生”的小孩,这些小孩大多患有抑郁症。校长詹大年介绍,学校的小孩大部分来自于长三角、珠三角的高收入、高素养家庭。 

什么原因教师、医务工作者、行政干部这些家庭的小孩会抑郁?詹大年分析,首要缘故是家长的角色缺失。当老师的父母回家把小孩当学生看,当大夫的父母回家放不下大夫的职业角色。第二,认识错位。这些小孩的父母是应试教育的获利者,他们对当前小孩的学习事情产生错误的理解。 第三个缘故,则是亲子关系中处理咨询题的办法粗暴。 

詹大年介绍,教育的本质目的是构建关系,幸福感是由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的。最好的关系首先是让人心理安全,安全了关系才会生成,教育才会发生。

学生什么原因不快乐?国家教育问委员会委员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、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认为,最要紧的缘故是受“出人头地,做人上人”的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妨碍。

杨东平指出,长期以来,我们关注的是教育可以变现的、转化为利益的部分。在这一过程当中,学生逐渐失去和含糊了人的独特性,这种教育算是“升学主义”,在中国表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,将考上好学校视为人一辈子唯一的出路。中小学生要紧的目标算是考试、备考,其他的人格进展,如自我探究、合作能力、制造性等被漠视了。

杨东平指出,“升学主义”无法习惯社会日子对人的多样化需求,浮现“学业过剩”危机,高学历贬值差不多成为值得关注的现象。“工厂招不到年轻人,核心的咨询题是我们长久以来轻视实践能力,职业教育被视为失败者的选择。”杨东平讲。

面对学龄人口减少、学历贬值和AI技术给教育、就业环境带来巨大冲击和改变的现状,杨东平呼吁,大伙儿要看到改变的可能性,要正确看待一般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,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人上人,而是培养人中人。他认为,应破除“以升学做准备的一般教育为正统,而以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教育为偏系”的传统观念。

杨东平强调,这是教育价值观的整体改变,但这种改变需要不少配套支持,最要紧的算是劳动就业制度和薪酬制度的改变。

与会专家认为,重建教育价值观,让学生快乐学习、快乐成长,才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咨询题的治本之策。

据了解,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长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题,2023年10月,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了“首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”,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。

(会议主办方供图)

来源:中国科技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