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迈向规模化应用新阶段
本报北京4月15日电记者张晓华从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悉,15日,该公司天鹊系列发动机在其浙江湖州动力制造基地完成第100台正式下线,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研制到批量制造的跨越,迈向规模化应用新阶段。
采用天鹊系列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,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——朱雀三号。去年9月,朱雀三号试验箭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。目前,朱雀三号动力试车箭已经完成整箭装配,正式进入到地面试验和飞行验证的关键阶段,预计今年下半年迎来首飞,有望成为我国第一枚可回收运载火箭。
据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天鹊系列发动机的制造过程引入了3D打印技术。与传统发动机制造方式相比,3D打印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制作的可靠性、减少材料浪费,还能有效缩短制作周期。未来,天鹊系列发动机将具备年产100台的能力。